公司新聞 |
|
|
行業新聞 |
|
|
|
中國的新一輪勞動力轉移
|
富士康(Foxconn)本月宣布將把部分工人的基本工資上調一倍。這一令人震驚的聲明或許不會傷及消費者利益,但它可能導致中國新一輪的勞動力轉移。
花旗集團(Citigroup)分析師張凱偉(KevinChang)表示:“DRAM(芯片)或(液晶顯示)面板價格經常出現百分比兩位數的波動,這才是至關重要的成本影響因素。近期勞動力成本變化(對消費者)的影響將很小。”
這是因為:中國勞動力成本占富士康售出產品總成本的比例僅略高于3%,而在蘋果公司(Apple)的iPhone等產品的最終零售價格中所占比例甚至更低。
但在中國內部,撼動該國主要出口制造業中心的勞工問題正推動其經濟版圖發生重大變化,富士康就處在這類調整的最前沿。
瑞士信貸(CreditSuisse)亞洲科技產業研究部主管馬尼什?尼堅(ManishNigam)表示:“勞動力成本上升將通過提高生產率、向消費者轉嫁和把生產移至中國內地來解決。其中,在中國內部轉移將是最重要的辦法。”
將工廠從珠江三角洲和長江三角洲沿海地區移至它地的做法并不新鮮。珠三角和長三角目前仍是中國主要的制造業中心。
一些臺灣合同制造商早在十年前就開始在中國大陸分散設廠。目前,許多制造商已經在江蘇、江西、四川、山東和遼寧等省開設了工廠。
這可能造成巨大影響。瑞信的一份研究報告顯示,江蘇的工資水平只有上海的86%;而在富士康已開設大型制造業工廠的山東省和山西省,工資水平分別只有上海的82%和76%;位于長江上游的中部大都市重慶,工資水平只有上海的61%。
重慶是電子工業的新前沿地區。人們預計,早在2008年就宣布在重慶建造新制造業基地的惠普(HP),將于明年開工生產。該公司所有主要的制造業伙伴也已跟進。
富士康以及仁寶電腦(Compal)和廣達電腦(QuantaComputer)已在重慶設廠。后兩者分別為全球最大和第二大筆記本電腦合同制造商。它們的舉措反過來又促使其主要零部件制造商也來重慶設廠。
富士康母公司鴻海(HonHai)的發言人丁祈安(EdmundDing)表示:“我們很快會在重慶擁有完整的產業鏈。”5月18日,富士康重慶工廠制造出了第一臺筆記本電腦。
兩年前,富士康已經在中國各地開設了工廠,但它很難讓一些客戶相信,它會從開發最久的地區遷走。
丁祈安表示:“人們相信,你在開發最久的地區可以很快招募到大量熟練工人,讓你可以迅速完成大訂單。”
去年,當科技業需求在金融危機后回升時,這種信心已不復存在。
而在眼下,數家品牌科技公司加大外包的舉措正在加劇這種趨勢。
戴爾(Dell)本月向分析師表示,它今年外包生產的比例將高達80%,高于2009年的43%。聯想(Lenovo)計劃將外包比例從去年的35%提高至55%。
富士康擁有約100萬名員工,較其所有電子制造服務業競爭對手的員工數量總和多出約35%。富士康已經確定了下一個生產前沿地區——該公司目前正與鄭州市政府就在當地開設其下一個特大工廠舉行談判。
在河南省會鄭州,富士康不僅有望以較低的工資水平募工,還有望在用地和稅收方面談得更優惠的待遇。河南位于中部地區,是中國人口最多的省份(接近1億人)。
與其它內陸省份不同的是,河南迄今沒有任何重要的電子制造業項目。但它一直是沿海制造業中心農民工的主要來源之一。
一位上述談判的知情人士表示:“如果我們在這里建造一個新的中心,人們就能在當地實現就業,這意味著他們不必再離鄉背井去深圳務工。這創造了一個雙贏局面。”
譯者/君悅
|
|
|
|
|